新闻中心

画里乡村 如梦鄱湖

发布时间: 2014-12-10 点击数:0
2012年11月14日,秋高气爽,阳光灿烂。按照早已制定好的出行计划,语文组老师一行近二十人在百忙之余,踏上了星子采风之旅。我们的目的地是李相瑞家。
李相瑞的老家在星子县。星子古称南康军,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自古有“南国咽喉,西江锁钥”之称。这是一块神奇的土地。这里不仅孕育了传为佳话的“古贤四爱”,这里还有闻名遐迩的“白鹿洞书院”。王羲之、陶渊明、白居易、苏轼、黄庭坚、周敦颐、徐霞客等历代名人都曾留下了行迹和名篇佳作。
带着一路欢声笑语,带着深情的向往,由三辆小轿车组成的车队,快速行驶在风光迷人的乡间小路上。我们看到池塘、树木、房屋飞快的向后跑去,我们看到远方青如黛色的大山在苍茫的天空下,巍然地耸立着。不知拐了多少弯,过了几座桥。当我们还沉浸在激动和遐思中,陶醉在金色田野一派丰收的景象时,一块刻着“塘弯李村”四个鲜红大字的巨型石碑蓦然出现在我们的眼前。
“哦,到了,到了。”不知谁惊喜地叫出了声。
“塘弯李村”,一座美丽而又宁静的村庄。它位于庐山南麓,鄱阳湖之滨。村子不算太大,杆杆翠竹,棵棵大树,座座房屋,块块绿田,一条小河蜿蜒东流,风光秀丽,景色宜人,犹如仙境一般。
历史上的“唐弯李村”,学风浓厚,重视读书,晚清时期曾出过几名秀才。今天的“唐弯李村”也走出了不少大学生,这也是它最值得骄傲的地方。“唐弯李村”全村现有近百十户人家,三百多人口,大多数姓李。李相瑞的家在村子东头,坐北朝南,是一栋新建的二层别墅式建筑,风格独特,与众不同。走进屋里,客厅、卧室、书房、卫生间及厨房布局合理,干净整洁。室内装潢虽算不得豪华,但也时尚现代,给人温馨之感。大家楼上楼下、里里外外地参观着,有的说房间美,有的说风水好。但更让我们感兴趣的是主人家门前生长的野菊花,白色的、黄色的、紫色的,一簇簇,一片片,在阳光照耀下,鲜艳美丽,无比动人。村里的空气中散发着淡淡的花的清香味,这不由的让我们想起了唐代诗人李商隐《菊花》中的诗句“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来,深切的感受到东晋诗人陶渊明在《饮酒》一诗中所表现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怡然自得、超凡脱俗的心境。房屋西边,是主人家的菜地,种了不少时令蔬菜,有菠菜、青菜,辣椒、豆角等,长的绿油油的,煞是喜人。紧挨村旁,有一口很大的水塘。一池秋水,清澈见底,鱼儿成群结队的游来游去,不时地跃出水面,好像对我们的来到表示热烈的欢迎。
在主人家,我们受到了热情的款待。热茶、水果、瓜子、花生、糖果等等,应有尽有,还有主人公李相瑞的父亲的盛情,着实让我们有些招架不住。我们和主人聊起了家常,聊起了乡村生活,聊起了新农村的建设,聊起了本地的风土人情,还有历史上的星子,钟灵毓秀,物华天宝,文人辈出。特别让我们感慨万千的是东晋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北宋哲学家、理学派开山鼻祖周敦颐的《爱莲说》等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都是在星子写就的。在现在的中学语文课文中,与星子有关的课文就有七篇之多,这不能不令我们赞叹,令我们叫绝。星子让我们肃然起敬。
然后,我们开始了自由活动。摘菜的,采花的,摄影的,聊天讲故事的,每个人都干着自己喜欢的事儿,大家都感到十分的轻松、惬意。
中午,在主人的精心安排下,我们在小镇上的一家饭馆吃饭。在这里我们品尝到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美味菜肴,有的据说是可以上中央电视台品牌栏目《舌尖上的中国》。好家伙,这个机会我们怎能错过?十几道菜都上桌了,可以说很丰盛。有荤的,有素的;有地上跑的,有水里游的;有特色菜,有家常菜;有米酒,也有白酒。李相瑞特意指着“素烧麻鸭”这道菜说:“这是我们星子鄱阳湖一带很有特色的菜,酥、嫩、鲜、香,滋阴补肾,非常好吃,大家尝一尝。”呵,还用客气吗,闻着鸭子的香味,咽着口水,大家迫不及待地动起了手,有的竟狼吞虎咽大吃起来,平日里的斯文再也见不到了。
[FS:PAGE]星子是“鱼米之乡”,星子菜系里鱼往往是唱主角的。“鱼”与“余”同音,是吉祥富足的象征,“连年有余”、“富贵有余”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在我国民间,吃鱼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我们到了星子哪有不吃鱼的道理。“红烧鲤鱼”就是一道颇具地方风味的菜,它色、香、味、形俱全。两斤多重的鄱阳湖鲤鱼,佐上姜、蒜、葱、红辣椒及花椒,生抽染色,鱼的肉质细腻鲜嫩,营养丰富,让人回味无穷。我们能吃到这么美味的鄱湖鲤鱼,品尝到异地不同的风味,真的口福不浅。这是鄱阳湖对我们的慷慨与厚爱。
这顿丰盛的午餐吃的是有滋有味,这让我们深切的感受到中国饮食文化的魅力,感受到舌尖上的星子的魅力,同时我们也感受到了主人的热情好客,感受到了主人发自内心深处的真挚感情。
下午,我们满怀激动的心情向鄱阳湖进发,去看候鸟。说到看候鸟,不知怎的,我脑海马上浮现出群鹤于空中飞舞,天鹅引颈高歌的景象。
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谈水湖,美丽富饶,素有“鱼米之乡”和“珍禽王国”之称。她就像一块晶莹剔透的蓝水晶,镶嵌在赣北广袤的大地上。是她滋养着湖畔万物生灵,孕育了光辉灿烂的鄱湖文明。此时,唐代诗人吴筠笔下的“百川灌彭蠡,秋水方浩浩。九派混东流,朝宗合天沼”的鄱阳湖磅礴气势仿佛出现在眼前了。
小轿车在弯曲的小路上行驶了好长一段时间,来到湖边。可是,大出我们意料之外,鄱阳湖居然没有水,更看不到一只候鸟的影子!我们看到的是鄱阳湖湖床长满茂盛的青草,一大群水牛悠闲安静地休息,几艘木船底朝天的晒着太阳,还有几座巨大的砂石山静静的矗立在干涸的湖床上。鄱阳湖全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烟波浩渺,水天一色,渔歌互答的壮观景象。
不过这可难不住我们。大家一番议论后,说再往鄱阳湖深处走几里路试试,也许就有水,说不定还能抓到鱼抓到虾呐。此话又把大家的兴趣勾了起来。于是我们忘记了疲惫,有说有笑的朝着鄱阳湖的深处走去。
秋日里的阳光尽情的洒在干涸的鄱阳湖底,洒在我们身上。我们一路走着,不时看到淤泥中褐灰色的陶片和美丽的青花瓷器残件,看到上面抽象的符号、简单的文字和古朴的图案,这使我们惊喜不已。我随手拾起一些,拭去泥土,让它们露出本来面貌,猜测它的年代,它的窑口,它承载的文化信息。我想,在鄱阳湖,该有多少文化宝藏值得我们去发掘,有多少文明密码等待我们去解读啊。我一边走一边看着这些“宝贝”,不忍抛弃它们。这也许就是一种情结,一种对中国历史文化,中国元素无比热爱的情结。
其实,在我们看来,星子之行是非常有意义的,更重要的是我们经历和享受到了过程。湛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明丽的阳光,浩淼的鄱阳湖,不时从头顶飞过的小鸟,还有清风吹拂飘来的青草的味儿。我们深一脚浅一脚的走在泥沼中,欣赏鄱阳湖的风光,探究大自然的奥秘,去寻找课堂以外的世界,阅读着一本无字语文书,领略到唐诗宋词、汉赋元曲中精彩的描绘,感受到了语文的人文美、自然美、历史美、情感美,感受到语文不一样的魅力。这让我们觉得语文是伟大的,觉得语文是无所不在的,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世界就有多么广阔。语文世界的广阔天地有无限风光在吸引着你,召唤着你。是的,星子,我们来了;鄱阳湖,我们来了。走进你的世界,走进你的内心,我们不仅深情地拥抱了你,我们还收获了知识,收获了快乐,收获了美丽的秋色。
鄱阳湖,我们的母亲湖。在我心中,你妩媚动人,而又波澜壮阔。你就像一部具有传奇色彩的宏篇巨著,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读来令人难以释怀。当我们在历史和文化的长河中探寻鄱阳湖的时候,当我们从文明和人文的角度去审视鄱阳湖的时候,鄱阳湖,你是那样的令人崇敬——你的气度,你的情怀,你的品格,你的辉煌。多少年来,鄱阳湖在我心中崇高而美好的印象始终挥之不去,她就是我们心中圣洁的女神。
[FS:PAGE] 太阳渐渐西沉,火红的晚霞布满天空。在霞光里,鄱阳湖越发显得迷人,犹如一幅丹青水墨,犹如一个美丽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