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 九江七中高二艺术生赴景德镇开展研学活动
10月26日下午,在艺教处主任范晓健和高二年级艺术班班主任,专业老师的精心安排组织下,九江七中高二年级艺术生赴景德镇开展为期一天半的研学活动。外事办主任张萌和外教Vlad也参加了研学活动。此次研学旅行带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第二课堂。
和煦的阳光,透过车窗,和车内学生们的歌声相得益彰。从学生们欣喜的脸上,我们看到了他们对研学活动的支持,感受到了他们内心的期待。经过两个小时的车程,学生们到达了此次研学的第一站:中国陶瓷博物馆。中国陶瓷博物馆坐落在西市区美丽的昌南湖畔,馆内收藏了新时期时代的陶瓷,和汉唐以来各个不同时期的陶器真品重器达3万余件,涵盖了景德镇千年制瓷历史长河中的代表物种。参观中国陶瓷博物馆,学生们欣赏各朝代不同的瓷器,以及瓷器的发展走向。在这里,同学们更系统的了解到瓷器的丰富内涵和博大精深。陶瓷是从陶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学生们见到了陶从远古时期粗糙,简朴的样式,逐渐被改良,成为陶瓷,越来越精致。它的地位从日常用品摇身一变成为了精美的艺术品。其中宋代的影青瓷 印花瓷和元代的青花瓷 高温颜色釉瓷光彩夺目。而清代陶瓷是景德镇史上最为璀璨的代表。
参观博物馆后,在傍晚时分,我们到达了研学的第二站:皇窑研学基地。夕阳西下,天色渐暗,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们终于迎来了激动人心的篝火晚会。繁星点点,篝火闪耀,艺术生们依次表演了精彩的节目,展示了自己的特长,让气氛达到了高潮。最后大家一起站起来手拉手围着篝火玩起了游戏。夜空下,散不去的是学生们的阵阵欢声笑语。
10月27日一早,所有学生集合参观皇窑研学基地。皇窑研学基地有两大亮点:一是通过参观游览可了解景德镇千年陶瓷文化脉络;二是通过陶艺体验提高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思维创作能力。学生参观了宋元明清作坊,规模化的陶瓷生产线,古材窑,唐公祠,瓷宫,皇窑陶瓷艺术博物馆等。通过讲解员的解说和参观,学生可以充分了解景德镇博大精深的陶瓷文化。同学们认真观看大师现场制作瓷器,从晒坯,拉坯,利坯,挖底足,印坯,上釉,到画坯,刻花。学生亲眼目睹了从泥到瓷的神奇过程。参观后,学生们体验了拉坯,彩绘,捏雕等实践课。学生们全神贯注,学习大师们的手法,一个个要的不亦乐乎。他们用泥 画笔染料,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制作自己的创意作品。
此次研学旅行带学生走出校门,带着目的研学,增加学生接触自然,体验陶瓷文化的机会,让学生的学习更加丰富多彩。
(杜秀锦提供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