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玉成其美” 七中故事会之余静春:功不唐捐——我的备课故事

发布时间: 2022-07-26 点击数:0


      教师,主要工作就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学的主阵地就是课堂教学。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关键是课前准备。1986年,我在南昌市第十九中进行毕业实习,因为课前认真备课,课堂教学效果很好,是当时6名实习同学中唯一实习得分优秀者。谚语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就算是笨鸟先飞吧。


      1987年,我从江西师大毕业,直接被分配到武宁县第一中学工作。一开学,学校领导就让我担任高二两个文科班历史教学工作。从此开始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备课历程,有时几个小时准备的教案只能满足一节课45分钟的“粮草”需求。1987一1992年,我在武宁一中工作的5年中,先后担任过高二文科班、高三文科班和文科补习班的历史教学工作。在补习班的学生中,也会有自己教过的1987级高二学生在其中。面向不同年级层次的学生进行授课,历史课堂教学前的备课准备环节,就显得至关重要。5年的教学历程中,我多次变换备课计划视角,以保证课堂教学的活力。高二历史教案,我会按课本章节,充实教学内容,让历史知识变得更丰满,让历史活起来;高三历史教案,已是复习课了,我改变了课本的通史体例,中国史按政治、经济、军事、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文化等专题史编写教案,世界史按英、法、德、俄、美、日等国别史编写教案,备课的辛苦只有自己去品味。但以全新的视角去复习历史知识,等于将“剩饭”变成了“蛋炒饭",效果奇好,吃点课前准备的苦也值了。第一届补习班的备课,主要在完善高三时的历史教案,保证专史和国别史教案的知识系统性和思路清晰化,教学效果还不错;到了第二届补习班时,我重新调整备课教案的设计结构,尝试着将中国史和世界史融合编写教案。1983年邓小平为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我就在想:要让补习班里的学生能够站在月球看地球,站在世界看中国,树立大历史观。虽然课堂教学效果很好,但我还是不满意——中国史和世界史没能融为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就像高考文综卷没能将政、史、地融合命题同出一理,“蛋炒饭"没办法提升为“煲仔饭",编教教案无法实现历史知识的系统性。来到第三届补习班时,我还是班主任,自己尝试以“小切口、新视角”的方式编写教案、实施历史课堂教学,教学效果很好。


      1992年,我离开武宁一中来到现在所在的单位一一九江市第七中学。在这里工作30年来,我延续着从武宁一中以来,课前认真备课的习惯,仍然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教案本上重复着爬格子的动作。本届高二历史复习课,我在尝试着将课本的专史体例,恢复为通史体例的教案。同时在备课和课堂教学过程中,我完全接受了李青校长的教学理念,改变过去一讲到底的方式,学生能做的事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目前效果还好,两个班的学生也愿意配合。

曾有同事问:天天备课写教案有啥用处?我认为好处至少有三:


       一是期待上课并充满自信,刘禹锡(唐)诗句“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自己在课前认真写好的教案,上课时一定会期待像金子一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光。同时,准备和自信相辅相成,有准备缺自信是东施,东施效颦很丑;没准备有自信是马谡,失街亭而找死。有准备又自信,功到自然成。


      二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更好地驾驭教材并能合理地处理好四个基本问题。韩愈(唐)语“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有备而来的课堂教学,上起来自然不在话下。同时,教学过程中还要保证历史知识的系统化、教学思路的清晰化、历史概念的具象化、历史重点的精细化。对应的例举,如夏商周对地方的统治、辛亥革命的背景、中国古代的炒钢技术和灌钢法、西周的分封制等,课前不作认真准备,就没有办法向学生进行准确合理的解读。


三是养成“孺子牛“的习惯。学生时代,我们吃苦读书,"攻书不畏难",我们考取了大学;今天我们已为人师,还得吃苦攻读,为的是传授知识,为的是送学生上大学。而送学生上大学会更难,玉汝于成凸显为人师职业的高尚。养成“孺子牛"的习惯,就当苦中求乐、乐逍遥吧。


      也有同事问:天天备课写教案,有成就感吗?我认为成就感至少有二:


      一是学生的认可。1991年我在武宁一中所带的文科补习班,历史课开始并不是我教的,是补习班学生向学校争取的结果。


      二是同事和专家的认可。30余年的教学生涯中,我有6节教案获认可(1课教案被人民教育出版社采用并结集出版、1课教学设计获省一等奖、4课教案分获市一二等奖),系列教案(专史、国别史教案)被市教科所采用,作为九江市中学样板教案供省教研室教学调研资料使用。学校教学常规检查中被评为优秀教案的次数就更多了。

     《礼记.中庸》文“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不则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任何事情都应提前准备,课堂教学更是如此,有准备就会有收获,即功不唐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