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熊珂,中共党员,九江七中一级教师。2005年参加工作一直在南昌大学共青学院任教,2009年通过教师招聘考试进入九江七中,在14年的教学工作中,一直兢兢业业,尽自己所能教好每一个孩子,始终牢记教育的初衷和本真。2011年参加江西省“赣教杯”初中教师演讲比赛并获得了省一等奖,2018年在英语组主持省级课题一项,参与省级课题研究一项。2019年,获得九江市直教育系统师德师风先进个人称号。
让教育的种子在“爱”中成长
1
放大优点,缩小缺点
著名教育家周宏有一句名言:“优点不说不得了,缺点少说逐渐少。”我们应正确地面对孩子的优点与缺点,甚至在必要时放大孩子的优点,缩小孩子的缺点。你多关注他的优点,发现优点,通过鼓励、表扬、确认,把优点培植出来。优点多了,优点突出了,他的缺点由于没有生长空间,会自然萎缩。这才是教育学生的正确做法。
在教学中,我从细从严,向教学要质量,向课堂要效益,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以充分发展,顺利完成了所任班级的教育教学任务。有学生说自己基础差,以前英语就学不好。作为教师,我总想着把每一个单词的意思讲得非常透彻,举一反三,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许多知识。每个英语老师都会讲解英语单词,但我要把英语单词作为重点,作为学生的一个入门点来讲,九江七中的学生基础比较差,在学习上的自信心也不大,如果讲语法,会让学生如坠云雾,心里会有挫败感,甚至破罐子破摔。讲解英语单词,对着课本念,就是再差的学生他也能读几个,也能写几个,每次听写或者上黑板演板也会有学生举起迟疑的手,一显身手,久而久之,学生就找到了学习英语的乐趣,找到了学习英语的些许成就感,找到了上课的目标。看着自己的方法有成效,在孩子们的脸上看到洋溢着的笑脸,多么幸福啊!就在今年高考中,我所教班级的文化类考生实现“低进高出,高进优出”,602班黎江凤同学进校中考分数为469分,本次高考在老师的精心培育下,实现完美逆袭,高考文科502分,英语成绩122;邹文琪同学进校成绩544分,本次高考文科538分,英语成绩123分;一名学生取得了好成绩,就是教师最大的幸福。
2
爱生如子,不断进取
十年教学,既有艰辛的探索,也有执著的追求。但让我感受最深的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只有对学生充满爱心,以春天般的温暖去关心他们的学习,关心他们的生活,才能得到学生的爱戴。
有人说:“教师的职业是太阳底下最神圣、最伟大的职业。”是啊,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从自己喜欢的工作中感受快乐,分享成功是我在平凡岗位上超越自我,走向成功的动力。
在工作中,在这十年里,我一直从事英语教学工作,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并不满足于现有的知识,不断探索、求真务实,把当一名好教师作为人生的重要目标,把满腔的热情倾注到了学生和行政工作中,潜心育人、爱岗敬业、默默奉献!我积极投身教学改革,勇于探索实践,教学上经历了初中到高中的大循环,获得了丰富的教学经验,连续三年从事高三英语教学,并担任高三年级英语备课组长,我主持并参与省级课题研究工作,并且已有一项课题完成结题。作为英语老师我引导学生了解外语的语言特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我的班级中“好书推荐”、“经典电影介绍”等活动对教学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
我还积极参加省、市区里的竞赛,取得了优秀名次,2011年参加江西省“赣教杯”初中教师演讲比赛并获得了省一等奖的好成绩,进入高中学段后,我更是珍惜每一次参加省、市教研室举办的教师赛课、说课、微课比赛的机会,通过自身的刻苦努力最终获得微课省一等奖一次、省二等奖一次、“一师一优课”省三等奖一次、市说课比赛一等奖四次,我热爱英语教学,工作之余始终坚持学习,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校本培训。在学习过程中,善于积累经验,不断摸索探讨,总结教学方法。
大胆尝试创新,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构建自学、自思、自练、合作交流的最佳课堂教学,教给学生独立学习的一条途径。在课堂中作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引导学生运用已获得的规律性知识,通过人人动脑、人人动手、人人动口、边学边思的学习方法,经历知识形成过程总结规律,使学生在精神上获得成功感的喜悦。
3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种树木需要浇水施肥,树木才能长得茁壮,同样教育学生也需要陶冶情操,美化心灵。我们要鼓励学生多看一些积极向上的书籍,少看一些低级污秽的书籍。以陶冶情操,美化心灵。种树木需要培植优良的种子,同样教育学生也需要多培养一些各个方面都优秀的学生,以优促后,每个班都有优秀学生,也有后进生,而这些后进生不仅仅是学习不好,而且品行也不好。
为了达到以优促后的效果,我经常会班级培养一些各个方面都优秀的学生,让他们从言谈举止行为习惯上来影响一批人,并且带动一批人。从而在班级中树立正气,我也常常表扬或放权给优秀生,让他们来管理学生。不仅是学习方面,而且是行为习惯方面,只要哪个方面有所进步。就大力地表扬。“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世界上十全十美的成人是没有的,何况是正在成长的孩子。孩子身上所谓的优点和缺点是辩证的,表面是缺点,实质却包含着优点的潜能;今日的缺点,也许就是明日的优点。美玉也有瑕疵,孩子有缺点并不可怕,重要的是如何去把缺点转化为优点。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只要我们热爱学生,热爱教育,让教育的种子在“爱”中成长,用不着自我宣言,就自然会受到学生的尊重和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