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快乐 信任 感恩
----九江七中参加教育家魏书生教学艺术思想报告会
5月31日,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在九江市举办教学艺术思想专题报告会,九江七中校长李青同志知晓此事后,特意嘱咐七中政教处精心组织,珍惜这次十分难得的学习机会。老师们积极报名,调课参加,共14名青年教师代表参加了此次报告会。李青校长也全程参加此次活动。
有幸在现场聆听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教学艺术思想专题报告,让我们感受到教育大师的别样风采。在与魏老师近距离的接触中,感受他的举手投足,品味他幽默、诙谐、生动的说话艺术。会场时而鸦雀无声,时而哄堂大笑,时而掌声不断,一天的时间眨眼就过去了,聆听他的报告堪比一次精神洗礼,老师们收获满满。
一、守住传统常识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魏书生老师认为不管是传统的教学,还是现在所说的新的教学,都将回到最初的原点,即传统。回归传统无非还是为了解決为什么教、教什么(向善)、怎么教的问题。
魏书生老师认为教育的核心要素是: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寓教于乐,教学相长。无论社会怎么变化,教师要守住新中国的教育经验,因为新中国教育了不起,给各行各业培养出了优秀的人オ;教师更要守住自己的长处,守住自己的长处,不是骄傲的资本,而是课改的资源。这些话让在座的每位老师陷入深深的沉思中。
二、用民主科学管理班级
我们每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做好工作的关键是做到民主与科学。
魏老师说:“普通学生能做的班委不做;班委能做的班干部不做;班干部能做的班主任不做”,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对民主的科学解释,应用到教学上、班级管理上,就是要同学生集体商量。一个班集体要做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时时有事干,事事有时干”。科学的安排与调度、规范的制度与管理,调动了全员的积极性,增加了全员的凝聚力,激发了人全员的潜能,那么工作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其次是要相信学生。魏老师说:“一名好老师,必须永远相信自己的学生,不管多么笨的学生,脑子里其实都埋藏着无穷无尽的潜力。事实上,不是学生脑子里缺少资源,而是我们缺乏勘探这些资源的能力。”世界并不缺少美丽,缺少的是发现美丽的眼睛。我们教师如果以宽广的胸怀来包容学生,以民主、平等的态度来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师生生活在一种相互理解、尊重、关怀、帮助、谅解、信任的和谐气氛中。那么学生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自己就会轻松一些,班级管理自然也就容易一些。
三、要理解激励后进生
没有哪一个孩子天生就是差生,缺的是我们对转变他们的突破口。寻求源泉,其实差生也是好学生。
魏书生爱学生,尤其是爱那些差生,他认为差生最不容易。每天课听不懂,还要硬着头皮听,不懂装懂,装模作样,天天如此,日日如此,年年如此,这需要多大的毅力呀,因此给他们一些关爱,帮助他们进步也应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魏书生对于犯了错误的学生,不是简单地加以训斥了事,而是通过让学生写说明书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和约束能力。
同时,尊重与信任,更适于用在后进生身上。魏老师在报告中说,做老师的不要轻易发火,更不能讽刺挖苦学生。事实确实如此。对待后进生,尊重与信任,比讽刺挖苦更能发挥作用。要从他们身上找优点,找亮点,从而鼓励他们,引导他们,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感受到自己是这个班集体中的一员。一个人,要想征服别人或更多的人,靠的就是心与心的碰撞,靠的就是理解、尊重与信任!善待学生何尝不是善待自己呢?
四、用良好心态看待工作生活
魏老师教导我们: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用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情绪,去做平平凡凡的工作。把平平凡凡的工作做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人不能要求环境来适应自己,只能自己来适应环境。先适应环境,才可能改变环境。在魏老师的讲座中,他一直向在座的人传达这样一个生活态度:身体放松、心灵平静、呼吸均匀、情绪快乐,简称“松、静、匀、乐”。他告诉我们要不折腾,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小事,用感恩的心态对待自己的生活环境,就会觉得现在的生活是一种享受。 这让我感悟到“松、静、匀、乐”不仅是做人的一种心态,也是一种广阔的胸怀,更是人生的一种境界。以一种快乐的心态对待每一天,那么你就是快乐的一天。切记少一些抱怨,多一些感恩,积极面对生活,踏踏实实活好当下的每一天。
魏书生老师用他自己的智慧、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独特的人格魅力给我们上了一堂宝贵的课。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要时刻做到“松、静、匀、乐”,在纷繁芜杂的教育世界里享受工作的快乐;牢记“守住、守住、再守住”,从基础出发,以求得在“守住”中发展,在“守住”中快乐,在“守住”中一点点进步,争当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魏书生老师做报告
魏书生老师的作品
魏书生老师的亲笔签名
魏书生老师与我校教师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