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第十排有位穿白衬衫的叔叔,你要喊他,喂……让他听见怎么喊?
这是德国莱比锡大学声乐博士,首位获得新西兰惠灵顿德语艺术歌曲比赛冠军的华人女性,九江七中兼职外教王荇荇教授执教七中音乐课时引导学生将声音放开的方法。
4月12日下午,九江七中音乐演奏厅。来自教科所的教研员,兄弟学校的领导和音乐教师,七中音乐教师、家长、音乐班学生, 300多人共同欣赏了王荇荇教授一堂高水平的音乐课。4名七中音乐班学生,逐一上台,一首歌还没有唱完,王教授就听出了问题所在。
声音没发出来?躲猫猫玩过没有,怎么吓唬别人的?吓唬别人时,声音是从哪儿出来的?
高音上不去?能不能在唱高音的时候蹲下?…………
这就是王荇荇教授传授学生发声技巧的窍门,大巧如拙,化难为易。
希望你爸爸给你买玩具,怎么和爸爸说?
嗯,不对,这样的语调你爸爸不会给你买的……
这是王教授在引导学生表演意大利歌曲《我亲爱的爸爸》时投入感情……
唱歌不仅是唱,也是表演,技巧重要,领会并将词曲作者的感情同样重要……
深入浅出,平易亲切,刚刚还不自然的学生挺直了身板,目光变得自信起来。
两个小时的公开课,转瞬即逝,连对音乐一窍不通的笔者也觉得时间短暂。
“没有对音乐的深刻理解,没有深厚的音乐功底,不会对学生的问题看的这么准。”
“音乐不仅是唱的技巧,也是表演的艺术,王博士对音乐的理解让我敬佩。”
“化难为易,循循善诱,教音乐是这样,教哪门学科都应该这样。”
“这4个学生半个小时的收获,有的可能超过他们一年的收获。”
这是市教科所音乐教研员黄小葵老师的感叹。
据悉,王荇荇教授是九江学院外籍教师,九江七中兼职外教,这次是应九江七中的邀请,对该校声乐专业学生进行指导,以后王博士将不定期为七中音乐生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