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三大国际课程如何选?
摘自《留学》 总第261期
从事国际教育规划10年,被问到最多的问题是国际课程的选择。目前,全球最主要的三大国际课程分别是A-Level、AP和 IB。这三大国际课程被国外大学普遍认可。拥有这三大国际课程的文凭或考试成绩,便可申请海外的大学。同时,这三大国际课程在国内也被普遍认可,无论是公立学校国际部、民办国际化学校还是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基本上采用的都是这三大主流国际课程。
具有国际范儿的IB 课程
关于IB 课程,可用三个关键词来概括其特点:国际化、更全面、门槛高。
国际化。当家长为孩子选择国际教育时,需要考虑是让孩子接受欧美国家的教育,还是接受真正的国际教育。比如,把孩子送到美国读初中和高中,孩子在学校里学的就是美式课程。但如果选择了IB课程,孩子就不需要在母国和他国的语言和文化之间二选一。IB高中阶段的DP课程包含六组,其中第一组是母语的文学和语言课程,第二组是外语的文学和语言课程。一个学生若想拿到IBDP文凭,第一组和第二组课程都要选。这就需要孩子在学习中文的同时,掌握另一门语言。我曾带过很多IB学生,他们都能拿到IB颁发的中文和英文的双语证书,说明孩子的中文和英语都达到了母语级别的水平。他们到了大学既可以用英语做高水平的学术交流,也可以展现自己的中文素养和风采。
更全面。IB课程的全面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学科全。IB课程的高中文凭需要学生在六组课程中每一组选一门。这六组课程包括母语、外语、数学、科学、社会科学和艺术,基本覆盖了主要的学科门类。除第六组艺术类课程非必选,其余五组课程都要选,每门课程的满分是7分,6门课程的总分是42分。学生要想在IB的高中课程中拿到40分以上的高分,就不能有明显的学科短板。二是IB课程要求学生在掌握某一门学科知识的同时,还强调让学生获得这一门学科的思维方式。IBDP课程的评价标准分为四个层次:Criteria A、Criteria B、 Criteria C、Criteria D。在这四个层次中,只有第一个层次Criteria A考查学生对于知识和概念的理解,其余三个层次分别考查分析及应用知识、综合及评估知识、使用与学科相关的技能情况,覆盖了学生从接触知识到应用知识的思维过程。IB课程还强调学生对于求知过程的反思。例如,在美术课上,学生不仅要完成画作,还要记录自己创作的过程以及如何受到其他艺术家作品的灵感启发。
门槛高。IB课程对于学科思维培养的重视特别受到国内一批高学历家长的认可。有一位曾在哈佛医学院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进修过的家长告诉我,IB对于思维和认知过程的引导,特别像她在美国研究生院学到的研究方法和反思。IB课程的设计高屋建瓴,旨在培养终身学习者和具有反思精神的人。因为IB课程的要求很高,这套课程的落地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也都有非常高的要求,对任课教师的学科素养和教学能力有很高的门槛。一般的老师只要能讲解清楚学科的知识就算合格了,IB课程的老师需要具备很高的学科素养,并能从认识论的高度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
同时,IB课程也不是一般的孩子都能学好的。学习IB课程,学生通常要具备三个方面的素养。一是英文过硬。因为IB课程英文写作的任务很多,不仅是在英文课,科学、艺术、社会科学的课程中都有大量的英文写作任务。学生如果到了高一托福还没有达到80分,最好就不要强求学习IB课程了。二是文理兼修。IB课程包含六组内容,这六组内容里既有文科内容又有理科内容,还有艺术类内容。如果孩子有明显的学科短板,也可以考虑不读完整的IB文凭课程,而是选择自己擅长的学科,读IB证书课程或考虑 AP、A-Level等国际课程。三是时间管理能力强。因为IB课程最后两年任务繁重,主课有六门,还有一门认识论(Theory of Knowledge,简称TOK)课程,共有七门课程,此外还要完成有4000个词汇的原创拓展性论文(Extended Essay,简称 EE)和多项课外活动,并在最后一年完成所申请大学的各项要求,如果孩子精力有限,学习IB 课程会非常吃力。
具有灵活性的 AP 课程
AP课程来自美国,目前受到国际大学的广泛认可。AP课程的起源,要追溯到顶级美高菲利普斯埃克塞特和劳伦斯维尔高中研发的高中生大学先修课程。目前,AP课程包括 39 门,涵盖了英文、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第二外语、艺术等六个学科大类。
一般美国高中会开设AP课程。一门AP课程通常需要学习一整学年。教授这门课程的老师,一般会从当年9月到次年的3月教完这门课程。然后,从4月开始带领学生做题和复习,准备5月的AP统考。每年5月的第一周和第二周,是全球AP 统考的时间。每门考试的满分是五分,三分以上是比较好的分数了。统考的结果会在7月初公布。
值得一提的是,AP课程将考试和学习过程分离。不像IB 课程会把考试分布在高中最后两年的时间里。AP考试最后的分数完全依赖于学生在每年5月初AP统考的表现,学生平时在学校AP课程的表现不会计入最后的AP考试成绩。如今,最早研发 AP 课程的顶级美高已不再沿用AP课程转而推行自己学校研发的校本课程,但是 AP课程在全美甚至美国以外的高中依然非常流行。
AP课程最大的特点是灵活性强。AP一共有39门课,想选几门、学什么难度的、一年学几门、在高中哪一年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安排,非常灵活。但灵活性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大家会比拼自己考了多少门 AP 课程,甚至有在IB学校里学习IB的学生为了提升自己的大学申请竞争力,也会去考几门AP考试,这种做法其实没有必要。
在美高,大部分学生在高中四年会选3门到10门AP课程,个别学生会选10门以上的AP课程。在普林斯顿大学公布的新生调查问卷中,2023年入学的大一新生在高中期间选了7至8门AP课程的学生占比达16.1%,选了9门至10门AP课程的学生占比达16.1%,还有13.8%的学生选了11至12门AP课程,10.5%的学生选了13至14门AP课程,另有8.8%的新生上了15门以上的 AP 课程。为了解学生在高中阶段选择的AP课程数量对于他们大学阶段的学习有怎样的影响,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招生老师曾做了专门研究。研究表明,在高中上过AP课程的学生比没上过AP课程的学生,更容易适应大学的学习。但如果学生选的AP课程数量超过5门,这种优势就不明显了。
学生参加 AP考试,可以通过所在学校报名或以社会考生的身份报名,国内学生一般可以报考20 门AP课程考试,包括微积分 AB、微积分BC、物理C电磁、物理C力学、英语文学与写作、物理1、物理2、艺术史、化学、计算机科学A、计算机科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心理学、环境科学、统计学、生物学、英语语言与写作、预备微积分和AP专题研究等。其中,学生报考数量最多的5门AP课程分别是微积分BC、物理1、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统计学。
接地气的 A-Level课程
A-Level课程是英国的高中课程,目前已推广到包括英国在内的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全球160多个热门留学国家。A-Level是三大主流国际课程中国内学生最早接触到的。来自剑桥大学国际考评部的数据,目前国内已有数百所学校提供 A-Level 课程。
A-Level 课程一共有57门,在传统的英文、外语、数学、科学、社会科学、艺术六大门类外,还有会计、古典学、旅游学、社会学、媒体研究、法律等学科的课程。A-Level课程需要用两年的时间完成,第一年是AS年,第二年是A2年;每年有两次考试机会,一次在5月到6月,另一次在10月到11月。A-Level 课程的成绩分为A、B、C、D、E、 U 六个等级,U级以上为及格。申请顶级英美大学,需要有3到4门课程达到A级。
A-Level课程的另外一个特点,是其考试的命题是由三个考试局分别出题,不像 AP和IB是统一命题。不同考试局的考纲内容、考卷形式和题目类型会有所差异。这三个考试局分别是CAIE剑桥国际考试局、 AQA考试局和爱德思考试局。学生参加哪个考试局的考试,需要对应准备这个考试局的相关题目。
一般来说,A-Level课程是最贴近国内课程体系的国际课程。这套课程并不需要学生在转入国际教育赛道之前做很长时间的铺垫,甚至以前出现过极端案例:学生在高考之后对成绩不满意,从暑假开始准备 A-Level考试,第二年申请到英国前10的大学。对于从公立学校转到国际教育的学生而言,如果学科基础不错,是可以很快上手的。特别是从公立校转出的理科学生,可以通过选A-Level的数学、物理、化学几门课拿到高分。
一位学生,从小学阶段进入国内的IB双语学校,后在初中后转去英国读寄宿学校。英国高中也是四年,前两年是IGCSE课程(相当于英国的中考课程),后两年是 A-Level课程。从IB切换到英式课程之后,她最大的感受就是所学的知识非常扎实。相比IB在初中阶段把所有科学杂糅在一起,她更倾向于A-Level的分科教学,可以对每一门学科有体系化的认知,并为大学的专业选择奠定基础。
如何选择适合的国际课程
作为学生家长,如何结合三个国际课程的特点,选择适合孩子的课程?
一是考虑孩子是否已经确定了留学的国家。如果已经明确要去英国,最适合的是读英国A-Level课程。如果已经明确要到美国读大学,最适合的就是美国的AP课程。虽然用美国的AP课程也可以申请英国的大学,英国的A-Level课程成绩也被美国大学认可,但是在确定留学国家之后,最直接的就是选择与这个国家对应的国际课程。
如果孩子年龄还小,没确定去哪个国家留学,或者家长希望孩子能够更多地进行联合申请,即同时申请两个以上国家的大学,那么要考虑的就要稍微复杂一些。从目前来看,IB课程是通用性和兼容性最广的课程,低龄的学生和尚不确定留学国家的学生,可以考虑IB课程。
二是考虑孩子的学术发展是否全面。在三大课程体系中,IB课程由于要求选择6门课程,不太适合在某一个学科偏科严重的学生。相比之下,AP课程和A-Level课程都给了学生更大的选课自由,对偏科的学生更为友好。
当然也不是说偏科的学生就不可以选 IB 课程,也要看孩子偏科的严重程度。因为 IB的6门课程也分成3门高级课程和3门普通级课程。在高中选择课程之前,通常建议给孩子做一下学业表现的评估,这样能最大限度地选择学生适合的科目,确保在高中最紧张的两年里能够胜任学习。
三是考虑孩子所在高中和地区的师资情况。目前,AP和A-Level这两个课程在国内的师资从总量上来看更充裕一些,因为公立学校的老师英文不错的话,就可以教授这两门国际课程。国内很多公立高中国际部都采用A-Level或者AP课程,这也是受师资情况影响做出的决定。
IB 课程对老师要求会更高,不仅对教授的学科要有深度把握,还需在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等能力方面有经验。如果孩子上的是 IB课程,学校的老师不够给力,那就需要家长在校外给孩子单独辅导,或者是找补习班。
选择国际课程体系,是人生的一个重大决定,需要孩子和家长至少提前半年去进行了解、问询和评估。希望每个家庭都能结合选择留学国家的倾向、学生的学习表现等,做出最适合的选择决定。
(作者:丁婉宁 独立教育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