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玉成其美” 七中故事会之张明星:我们都是追梦人

发布时间: 2022-07-26 点击数:0

      当了十六年班主任,我认为:相比于“获取知识”,“赢得自信”对于高中阶段的每一名学生更为重要——“一个有自信的人,他的一言一行自带光芒”!如何让那些自认为是“野百合”的学生,都能早日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这是我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一直以来的教育梦想。               

      坐进我班上的教室听公开课,候场前奏是各位同学在本学期风采展示的大屏幕循环播放——学科课堂上、主题班会上、运动会上、艺术节上……学生们一张张洋溢着青春活力的照片,让观者未闻其声、先睹其容;也让端坐在教室里的学生微笑着“欣赏自己”。开讲后,你会发现,我班有一批“小老师”——班上的学生演板总是“有声的”——学生并不是在前面的黑板上写完解答过程就默默下去,而是边写边讲;讲的不对之处,下面的学生提出改正意见,老师当众示范纠正之后,演板的学生继续讲。“似乎张老师班上的学生都能站起来讲几句”——这是前来观摩的老师给予我最高的评价。作为江西省教育厅打造的“首批名师培养对象”,我提出了自己的“教学主张”——“喻”教于乐,化简于形。借助于比喻的修辞手法,化数学抽象为形象,让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在“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对话中,亮明自己的观点;让课堂上更多人能“动起来”,让更多人能体验到知识获得的快乐。当我把每一位学生上讲台展示的视频,发布到班级家长群中;家长们看到平时都不愿意与他们多说话的孩子们,现在却能上台一展身手,内心的激动之情无以言表。主题班会上,学生们也是主角,多数是他们在讲,老师补充;等毕业了,哪一天想回到七中校园拜访老师,那你也得作好今天演讲的准备——我会诚挚地邀请你到现在的班上,给学弟学妹们讲现实版的“劝学”。我一直认为:学生之间的影响力,远比我们想象的重要。我懂不如你懂,三尺讲台也是学生们展示的舞台,我们老师要甘当配角,主角的光芒永远要留给学生。

       2017年5月初,正在外地参加培训的我,接到了播出频率为FM 90.0/97.5《九江新闻广播》电台工作人员的电话,说有一档直播节目《名师来了》,想邀请我作为5月24日的主讲嘉宾。我在电话这头当即提出一个请求:能否带两名学生一同参加?栏目组经过协商,同意了我的要求。最终在本档主推“九江名师”的直播节目中,也出现了学生的身影——两名我执教班上的学生,这时距离他们的高考还有十四天。两名学生与老师一起讲述“有声的演板”这一熟悉的环节;一名热心听众现场打进电话,询问我带来的学生有关高中数学学习方法的问题,两名学生用他们的真诚与自信,作了精彩的回复。这两名学生也许没有做过“电台展示”之梦,但应该做过“金榜题名”之梦。十四天之后,这两名当时参加直播的学生,带着自信迈进了高考考场,当年他们分别被沈阳和武汉的高等学府录取,双双圆了自己的“求学之梦”。

      “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习总书记在2019年新年贺词中这段振奋人心的讲话,成为当时网络刷屏的“金句”。在党的教育事业上,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也都是追梦人——发挥自身价值,成就学生之梦!

      在写给学生的评语中,我曾经写过这样一句话:“有梦想的人,让人羡慕;能吃苦的人,让人佩服。”在七中读高中的学生,很多孩子文化基础薄弱,但没人敢轻视他们的梦想,七中每一年都有考取名牌大学的优秀毕业生;我很钦佩一些学生身上体现出的不怕吃苦的精神,也很珍惜与他们一起吃苦的日子,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而一起奋斗的日子,是美好的、纯粹的,值得一生去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