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头条 |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九江七中搭建“微教研”平台,举行语文“课堂导入”研讨沙龙

发布时间: 2018-09-23 点击数:0

九江七中搭建“微教研”平台


 

21日下午,一堂别开生面的“微教研”活动在七中展开,七中高一语文备课组在艺馨楼演凑大厅就“课堂导入”这一“微环节”进行研讨。高二、高三语文备课组派代表参加讨论。

   “课堂导入”是用简洁的语言或辅之动作拉开一堂课的序幕,随之进入课堂教学主体的过程,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之一。“一堂好课从好的导入开始”,为此,九江七中教研处于年初在全校开展了“微教研”——“课堂导入校本研修”活动,这次“微”研讨沙龙,既是一次思想交流展示,也是一次校本研修汇报。研讨沙龙以个人为单位,先播放导入微课,再主题发言分析课堂导入的形式其及原因,最后进行研讨。研讨中大家畅所欲言,话题聚焦,三言两语,指向明确。发言评述或风格平易,或精妙奇绝;或亲和自然,或犀利敏锐;或无情挑刺,或取长补短:观点交锋,思想碰撞,让台下的听者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和开心的笑声。

    李斌副校长主持了研讨沙龙,他从《诗经》的“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谈起,讲到“课堂导入”就其文化本质而言也是一种“兴”。一节没有导入环节的课堂或导入不成功的课堂,在轻快、活泼、自然、有情及文化深度上是大打折扣的。语文课的导入就要“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自讲课一开始就思维定向、内容定旨、情感定调,吸引住学生。

    最后,李青校长讲话,他首先肯定了此次“微”研讨沙龙活动所取得的效果,进一步表述了校本研修的现实意义,指出校本研修还要由“课堂导入”向“课堂深度和厚度”进发,全校教师在今后的教育改革中积极行动,把理论内涵转化为具体措施,打造有情感、有温度、有文化的课堂。

    据悉,九江七中将在各个学科大力推进“微教研”活动,“微课题”“微设计”“微备课”“微反思”将成为教师解决问题的“杀手锏”,将会给七中的教育教学研究带来新的变化。

(图片提供:杜秀锦、刘红云)